第(1/3)页 本来朱载坖是来找严嵩求救解决当下麻烦的。 没成想。 这位整日沉迷麻将的老太师,竟然说自己也该被册立为东宫太子。 朱载坖一时头大,目光转悠着扫向一旁三位老夫子。 朱山长现在很是怀疑,严太师是不是因为麻将打的太多了,而导致过去那么多年的政治敏锐消失不见了。 他满脸的丧气,低声哀求道:“太师,这可不是寻常事,乃是东宫储君这种干系社稷国本的事情啊。我又何德何能,如今还被他们那些人架在火烧烤啊。” 朱载坖连二龙不相见的话都没说了。 毕竟这事谁都知道。 严嵩依旧是满色轻松,笑吟吟道:“所以……王爷并不想被册立为太子?” 朱载坖张着嘴,脸上露出犹豫。 那可是当朝皇太子,是天下储君,谁不想当啊。 严嵩见朱载坖脸色犹豫,淡淡一笑:“所谓二龙不相见,也不过是昔年陛下顾虑而已。如今陛下皇子也只有王爷一人,自去岁景王崩,朝中便已经有了议论,请立王爷为储君的声音。如今国家正用新政,若王爷被立为太子,于新政官员而言,自然是一份保障。” “可……” 朱载坖还是有些犹豫,他小声道:“毕竟父皇那边……” 虽然朱载坖对这件事很犹豫和不安,很不愿意在这个时候闹出这种事情,但他也清楚,其实册立太子一事,最终只能是看自己那位深居西苑的父亲决定。 六科言官在西安门前跪谏请立太子。 这是很严重吗? 其实朱载坖并不觉得严重。 即便是抛开自己的身份来说,六科言官做这样的事情,也是他们的本分和国家之需。 他真正担心的是皇帝有什么看法。 若皇帝觉得这是自己在暗中授意,是自己已经急不可耐的想要掌握朝中的权柄? 那自己该怎么办? 皇帝为何被称之为孤家寡人,便是因为连亲生儿子也不能信任。 朱载坖想了半天,还是开口询问道:“太师,本……我要不要写一道奏疏,自陈此事与我无关?” 严嵩点点头:“既然是六科言官请立王爷为太子,那王爷自然是要上一道奏疏的。不过……也不用太急,今日写好,明日午后赶在朝廷下衙前送入宫中即可。” 朱载坖目光转动,连连点头:“是是是!太师说的是。若今日就让人送入宫中,倒是让本王显得太急了些。明日午后正正好,消息来回加上写奏疏的时间,刚好恰到好处。” 严嵩平静的注视着朱载坖,而后看向一旁的徐渭。 小徐立马会意,为裕王爷送来一杯茶水。 严嵩这才开口道:“老臣虽然已经不在朝堂,可身为臣下,却也有劝谏君上之责。如今皇上圣明英断命朝廷开行新政,是因为天下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同样也是因为咱们大明的江山社稷,将来是要交到王爷手上。如今皇上先做了新政这件事,到时候王爷接手天下,再做起来就更容易些,朝堂内外的环境也能更好些。” 这可是老太师的政坛睿见。 朱载坖听得很仔细认真,不时的点点头,而后附和道:“父皇圣心裁允,我这个当儿臣的又怎能不知。况且,此番朝廷新政,也有太师您老当初辞请之功。便是……” 他想说些有朝一日自己成了皇帝后,要对严家如何如何的话,但转悠了半天也没有说出口。 严嵩又是何等人,一眼便看出来,笑着说道:“皇上英明,执掌朝堂四十多年。王爷届时肩负天下,自当以天下为先。圣君者,乃公心,乃善心,乃仁心。” 对于严嵩来说,现在的严家已经到了无欲无求的地步了。 保持当下严家对朝廷的影响就已经足够了。 再多。 便是旁人不说,他都觉得有些过了,会出现更多的风险。 朱载坖也听明白了,当即起身,朝着严嵩躬身作揖。 他目光真挚道:“太师公忠体国,天下无出其右,晚辈敬之。” 其实朱载坖很清楚。 自己将来有朝一日即位成为皇帝,朝堂格局对自己是何等的有利。 内阁有高拱这个老师执掌,朝中也有高拱的门生旧故以及严家的人在,朝堂之外更有严嵩这位老太师观政,随时可以为自己出谋划策。 等到高拱退下去后,自己也可以借着用他和严家留下的人,再或者是等些年头,还有张居正、严绍庭和海瑞这样的人可以给自己用。 如今对严嵩愈发礼敬,日后自己的日子也就会更好过。 这一点,朱载坖很清楚。 严嵩笑着压下朱载坖合抱的双手,面带笑容劝说道:“今日,王爷该先去写好奏疏。若王爷拿捏不住,老臣可躬请王爷奏疏阅正。” 这是要帮朱载坖指导奏疏内容。 朱载坖面露笑容:“有您老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说罢。 朱载坖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去。 等到这位裕王爷离开后。 院里,王畿才发出一道笑声。 他侧目看向走回牌桌的严嵩:“高拱注定了是干不了几年的,到时候内阁中枢,袁炜已经依附于你,赵贞吉也是你严家一手推入内阁。到时候再有胡宗宪这个学生,另外还有与绍庭交好的张居正……” 王畿一一算过去。 他呵的一声:“若是到时候天下人说你严家要取而代之,我都是信的。” “高拱……” 严嵩低声念道着高拱的名字。 随后他眯着眼道:“高拱虽然可能在内阁待不了几年,但他要做的事情却挺不错的,志向不可谓不远大。我严家既得公忠体国之名,便是何时何地也绝不可能做欺君罔上的大逆之事,但……” 王畿眉头挑动:“但高拱要做的事情,你严家会继续做下去是不是。” 严嵩没有作声回答。 王畿冷哼了声:“你们这就是在玩火!” 严嵩还是不作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