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将军14-《他被抓去填番外了(快穿)》


    第(3/3)页

    沉默了半晌,他才正经了语气,“有得便有失,这世上哪有不冒风险的事,这一次……我不就赌赢了?”

    他以自己的安危为赌。赌叔父会放心不下,亲自带病过来。

    ——他赢了。

    有些事情会一辈子烙印在性格上,就算平日里表现得再怎么开朗活泼,在幼年亲眼目睹了生父逼死母亲又转而向自己之后,陈因也不可能毫不受影响。事实上,就连“开朗活泼”这个性格,陈因也已经弄不清这到底是自己的本性,还是他觉得叔父更喜欢这种孩子,所以刻意表现出来的。

    好在他不需要掩饰,他清楚地知道眼前的人会包容接纳他的一切——

    不管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

    事实也确实如此。

    在一顿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外加课后作业,陈因简直是赌咒发誓“没有下次”,这次的事儿总算可以揭过去了。

    然而,这还只是“书信求援”这一件事而已。

    至于另一件……

    这回陈因诚诚恳恳认错,“叔父,我错了。”

    楚路:“无功者赏、无过者罚,上位者以个人好恶肆意封赏处罚,此乃昏君之相、亡朝伊始……”

    “并非因此!”

    陈因少见的态度激动地打断了他叔父的话,“并非因个人好恶……叔父当得起!”

    “驱逐胡虏、复半壁江山……治农事、活百家姓氏……叔父之功可比古之徐侯吴公,没什么当不起的!”

    楚路:“……”

    虽然一直知道因为当年救了人一命的缘故,这孩子看他一直带着点奇妙的滤镜,但这已经不止是“滤镜”的范畴了……盲人墨镜吧?闭眼瞎吹那种。

    楚路这短暂的沉默显然是被误会成什么别的意思。

    只是到这时,陈因情绪反而冷静下来了——

    “我知叔父一生忠正、不变二节,此次加封违背叔父本心。”

    陈因知道,自己这次的做法恐怕已经触及叔父的底线了。

    但是,等他终于大仇得报、纠缠他那么多年的梦魇了结之后,陈因终于意识到自己以前忽略的东西……他的事情了结之后,叔父恐怕就要离开了。

    “谢路”究竟是什么人呢?

    陈因知道,这个世上,恐怕只有亲眼见证对方从冰层中出来的自己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了。

    而那位谢公又是位怎样的人?

    是在那个乱世飘摇、人人拥兵自重的年景中,说出“谢家世蒙皇恩,乃为启臣”的人。

    那个群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说出比这个好听的话的人多了去了,但是言行如一、至死未变的也只有谢公一位而已……若是大启能再多一位“谢路”,甚至于谢路能活得再久一些,那个时代最终如何落幕,恐怕无人可以预料。

    陈因跟了对方十年之久,他自是知道叔父从未有改节“昌臣”等意思。

    他只是……看不下去那生灵涂炭的景象而已。

    陈因年少时,曾经一度觉得对方会北逐胡虏、南灭大昌,重立新朝、建千秋不世之功。

    那时的他满心仇恨,甚至希望这个过程快一点、再快一点,他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证那个人国破家亡时的表情了。

    但是,相处时日愈久、心智愈成熟,陈因就越知道,自己幼年时的祈望不能成真了。

    ——那个人、被他称作“叔父”的那个人,是绝对不会主动南下掀起战乱的……

    他是天底下最厉害的将军,但是却比谁都厌恶战争。

    所以陈因最后才选择带人南下。

    ……

    收复六州之土,不必看同胞在胡虏手下被如畜牲般驯养驱赶。

    早在三年前,叔父想做的已经做完了,而之所以留到今日,只是担忧他的安危罢了。

    那既然三年前如此,三年后呢?

    他想要对方留下……

    “阳陵侯后人居于丘行,其十二世孙虽年尚幼、却显聪慧之资……陈氏宗室有数位与之年纪相仿……”

    ——“阳陵侯”便是大昌对启朝末代血裔的封号。

    “我以宗室子的名义将之收为养子,叔父可愿为‘太子太傅’亲自教养?”

    楚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