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快快快,哪呢?李叔、赶紧给我!”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终于显出些属于这个年纪少年人的生动来。 这所昌帝亲赐的府邸,里面免不得有许多各家派来的探子,数量多到陈因都懒得探究他们背后的主子是谁了、或者哪几个了,他倒也来者不拒,只是通通把人打发到外院去。 这会儿过了拱门,一进到“自己的地盘”,陈因立刻就原形毕露,都忍不住绕着人转起了圈,要是这位李叔动作再慢一点,他都恨不得亲自上手。 刚才在门口时,那人耳语的是“有家信”。 对于陈因而言,所谓的“家信”指向从来都很明确——叔父来信了。 虽然进京之前为了谨慎,早就决定减少与北方中的交流,但是在京城这几个月,他的情绪日趋暴躁,恐怕再熬上一段时间,他都要忍不住自己主动写信过去了。 他迫不及待地接过信来,连书房也不及去,就那么直接拆开封漆、将里面的信纸抖开,但是目光略过几行字之后,脸上的笑意却一点点收了下去。 他抿了抿唇,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把信纸折起,然后往书房去了。 被留下的人面面相觑,不明白他这奇怪情绪转变。 有人小声开口,“难不成是少……殿下,他挨骂了?” …… 当然不是挨骂,只是信中的内容和陈因所期待的实在相去甚远。 倒也不是没有关切之语,不过比起那些来,更多的是有关于朝廷的情报,像是各个官员派系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这些内容在这段时日里陈因也查出来不少,但却远不如信中这般详细。 陈因一眼就看出来,若非为了送这些情报,根本不会有这一封“家信”。 他当然不是有什么不满…… 这东西能帮到他的实在太多,他又有什么可不满的? 至于信中宛若军报一般的语气,叔父的性格一向如此。 比起“言传”、他更多的会是“身教”,比起那些虚无缥缈的关切空许,他更多的是直接行动,就像现在这般、直接将他所需要的东西送到面前。 他只是觉得和那人相比,自己实在卑劣极了、又无能极了…… 当年若非叔父,他纵使有幸坠崖未死,却也无从从那险地脱身、更别说在纷乱的世道下活下去了。 对方救了他,让他活下去,教他做人、让他立身…… 如师亦如父。 就连现在,虽非本意,但叔父一手组建的北定军确确实实成了他最坚不可摧的后盾。 那是他重回这漩涡中心的底气,甚至于就算万一、万一筹划失败……有北定尚在,他仍旧性命无虞…… …… ………… 陈因在书房坐了良久。 直至夜幕降下,屋内暗影笼罩。 他起身点灯,注视着那一豆灯火,却微微出神。 ——倘若事成之后,他改国号为“启”…… 叔父、他……会高兴些吗? 或者到时、他寻启帝后人, 收为义子、归入宗庙,待到局势稳定,便传位大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