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个人缘法-《锦绣农女:拐个将军来种田》


    第(2/3)页

    阿兰这才松了口气。

    小姐要是不折腾倒是挺好伺候的,可她这脾气有时候阴阳怪气的,实在让人难做人啊。

    她碰了几次壁,受过几次罚后,人也学聪明了。遇到小姐绝对不能硬碰硬,要顺着她的话,又要给出合适的理由。否则在小姐看来,你这就是糊弄她。唉,委实难伺候的很呐。

    赵县令已经对城中百姓宣布,城外有匈奴兵滋扰,不过已经被打跑了,让百姓们不要担忧。

    苏月白去天香阁时,见里面生意并未受到这消息而冷清,也是意外。

    “这几日生意如何?”

    苏掌柜正忙着,见她过来,忙说:“生意好的很呢。大家反倒是担心会打仗,影响到工厂的生产。”

    “又囤货?”苏月白实在哭笑不得,先前因为打仗的消息,就引发了一波抢购狂潮。这让苏月白实在看不懂这些人,不知道她们每日追求的都是什么。

    不过没心没肺,不代表不关心这个国家。前几日,她还听有两位富家太太讨论说要不要给边关捐些米粮过去。

    苏掌柜也是感慨,“先帝时候百姓们可不是这样的。那时人人自危,到处都有人喊着东海国要亡啦。可见是楚帝在位,给了百姓们安全,让大家坚信我国的军队一定能把匈奴人赶出去!”

    这种来自国家的力量,苏月白也深有感触。

    不过其他,在华夏生活的人们并不知道在国际上,华夏国三个字代表了怎样的力量。华夏同胞们在国外遭遇最大的威胁时,华夏力量绝对是第一时间到达,保证民众的安全。

    正如在后来被许多人记忆深刻的话:华夏共和国的公民们,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苏月白作为摄影师,曾经去过到许多国家。她可以很自豪的说,除了华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给自己的人民如此强大的安全感。

    如此,也就能够理解苏掌柜的话了。

    对于东海的百姓们而言,楚帝就是救世主。先帝昏庸,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甚至不惜通敌,为乌桓与匈奴大开方便之门。

    这样造成的结局就是内忧外患,百姓们不再信任官府,不再信任国家。这时楚帝临危授命,稀里糊涂被推上皇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