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她狐媚?怕不是眼瞎。 可和刘甯不同,这位苏老板是个爱笑的。不仅如此,人缘儿也好。 她们往包厢过来,路上遇到几位食客,都拱手称呼:“苏老板好啊。” 显然,在青沙镇这范围内,苏月白还是受人尊敬的。 这个念头在心里绕了几圈,刘甯压下心中的想法,对苏月白笑道:“苏老板一向这么受欢迎?” 苏月白听到这句,也是愣了愣。而后脸微红了下,解释说:“刚刚那几位都是辛香坊的老客人,那是王老爷,旁边两个是林小姐,与赵大官人。人不错,也是本地有名的饕客。 辛香坊开业后,便做了卤味生意。那会儿我常在店里,给他们讲些一些吃食的做法,这便熟识了。我这儿就是做小生意的,和甯儿你不能比,做吃食的,有个笑脸也讨人喜欢不是。” 刘甯笑了笑,不说赞同,也不说不赞同。 做生意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每个人做生意的方式方法不同。苏月白是从食肆发家,后来又做了胭脂水粉的生意。做吃食的,的确该多笑一点。要总冷着脸,食客进来也吃得不痛快。 “这就是鸳鸯锅?这名儿倒也恰当。” 早就听说闻名遐迩的拨霞供,可据说要吃拨霞供,一个人没意思,该叫着同伴一起。刘甯一向独来独往,又不喜欢在外面孤零零的吃饭。何况,她本人也不重口腹之欲,因而京城有名的饕餮阁也不曾去过。 没想到远隔千里,竟在青沙镇品味到了最正宗的拨霞供。 “你头一回吃辣,担心受不住,便叫了个清汤锅。不过辣味好,你一会儿可尝尝。”苏月白给她介绍着店内的特色,不由想到一件有趣的事,就说:“当初还没开饕餮阁时,刘公子最爱往辛香坊去了。有一会还因吃了太多辣椒出了事端,可见是真的很爱吃。” 提到刘震,刘甯挑了挑眉稍,嗤了声:“知道他爱吃,这才给他开了个十里香。” 两人在茶庐小坐,现在已经很熟悉了。 不然也不会苏月白称她为甯儿,刘甯要叫她月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