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火锅的热销-《锦绣农女:拐个将军来种田》


    第(2/3)页

    至于现代口红的包装嘛,这个虽然不复杂,但以现在的工艺,也不是很好制作。不过,倒是可以请匠人做一批,将来作为高端定制品销售。

    在工厂里逛了一圈,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了。

    路上打了个盹,又要去饕餮阁看看火锅的汤底做的如何。

    拨霞供自古有之,不过在东海的历史记载上还没出现。

    天气越来越冷,温暖的汤锅总能获得食客们的青睐。

    汤底做红汤与白汤两种,还创新的出现了鸳鸯锅。

    不管哪一种汤底,都是用猪骨熬制而成,保证汤色雪白,鲜香可口。

    甚至为了吃不惯牛油的人,还准备了清油锅。

    用豆瓣酱等加上香料与菜籽油炒制而成,虽然没有牛油锅浓郁,却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

    不仅可以涮肉,还可以涮菜。

    因为牛油锅底的盛行,各种内脏也成了一绝。

    而且因为价格不高,甚至在普通百姓中也打开了市场。

    市面上的辣椒价格依旧没有降下来,虽然不是天价,老百姓们也吃不起。

    不过这种状况伴随着辣椒的广泛种植,或许会有所改善。

    对时下的百姓而言,下馆子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可是在饕餮阁,点一个锅底,再点一些肉菜,也花不了多少。三两好友凑一凑,就能吃到美味的一餐。

    以前一钱银子能做什么?恐怕在十里香连个招牌菜都吃不到。可是在饕餮阁,却能叫上满满一大桌子。

    辛香坊自从重新装修后,卖酱料的店面略微缩小了点。而隔壁的饕餮阁,彻底打开,甚至还设立了几间包厢。

    苏月白来时,已经过了饭点,店里依旧很热闹。

    元宝不得不从隔壁跑过来帮忙,算盘也打的飞快。

    见她进门,头也没抬的让人给她开个包厢去。

    “生意可好?”

    元宝好笑的回答:“生意好到不行,还得再找几个跑堂的。后厨的连菜也洗不过来,隔壁的小二都来帮忙了。今天招待了一批团体客人,一直吃到现在。我现在有些担心,咱们备的食材够不够。”

    苏月白这才注意到大堂里吃饭的是同一拨人,他们穿着东海服饰,可是看长相,听口音倒像是外域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