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太子朱勾-《六韬传》
第(2/3)页
钟仁此时显得有些尴尬的说道:“越王之所以看起来年轻,那是经常用一些女人保养的东西,看起来十分年轻,实际上已经有28岁。这位太子朱勾,今年17。两者相差11岁。”
魏子衡再一次刷新了认知,他先前以为这位越王也许就二十一二岁,想不到已经有28了,这即将步入三十呀。他不禁又重新看了看那位越王。
不过同样也是这样一个继承王位的事情,魏子衡也渐渐地严肃了切,原本充满道德伦理的周礼,现如今也已经崩坏了许久,或许太子朱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哪怕是过继,也不应该是他担任太子。嫡长子继承的渊远流长,从以前到现在这诸侯纷争的时代,某些周礼所推崇的制度已经破碎了。
自从平王东迁,礼崩乐坏,原来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没有很好的实行,各国采取了不同的继承方式,如鲁国采取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的方式;楚国则是一种选太子的方式,少夫人之子往往成为继承人;中原宋国采取了君王意愿的方式,由君王指派哪位儿子担任太子;西方的秦国在太子的选择上更加倾注于能力和实力,每一位秦王的儿子都十分的努力;同时在西方的齐国,他们对太子的选择表现的更加的中庸,通常是嫡长子制度,但是又无奈国家形势的变化,往往都是由次子来担任;北方大国晋国,礼制的破坏,实际上同样严重,晋国曲沃代翼就是很好的列子。至于其他的小国选择太子,就更加没有章法了。
魏子衡那时候也在感叹这个宣扬礼制的世界,同时又对礼制的破坏如此严重。周王的权势已经渐渐地低下,他们对诸侯国的束缚力越来越小。也不知道是周王室的无能安逸,还是各位诸侯的群雄并起。
唉,这个世界怎么会如此复杂?
第二天,早朝将要进行二个重大的事宜,那就是重新选举新一任的宰相,还有一件便是公布越国宫殿的刺杀,以此来团结越国民众,以及他们的爱国热情。
可是这第一件事情变有些麻烦,在选取宰相的事情上,越王不寿,实在没有什么好的主意,只能询问群臣的意见,通过简单选举的方式来确定人选。经过激烈的讨论,有三个人被诸位大臣们推举出来。一位是高者,来自附近城池的大臣,做事细腻,布局完美。深得一些大臣们的推崇。第二位名字叫做,陆离,富有远见,行政手段非常,常常能有一些奇思妙想来处理一些事情,得到了太子朱勾以及其他大臣的一些赞扬。而这第三位就是曾经宰相手下的一位重要之人,名字叫做,木仁和,是曾经在向手下得力之人,做事风格如同宰相一般稳重,顾全大局,考虑周到,是曾经拥护宰相那群人的首推人选。
这三个人高者,陆离,木仁和,都是朝中难得的杰出人才,而且这三个人都比较年轻,都是可以予以重任的天骄。
木仁和说话十分有底气,在他的背后有一大群宰相的拥护者,在顶力的支持他,他的言谈很具有霸气:“越王,宰相之位一直颇为重要,我跟随着宰相罗宿,处理过大大小小的事件,对于如何担当这个重任,我有足够的经验以及能力。还望朝中大臣能够支持。”
话音刚落,便引得一群拥护宰相的大臣们拍手言欢。因曾经支持宰相的人不在少数,而这次拥护木仁和为新一任宰相的呼声是最高的。
越王看在眼里,心中也在默默地思考,一时间拿不定主意。魏子衡这事也觉得自己的一些看法,应该第一时间告诉越王,随后俯下身来,侧耳轻声说道:“越王依我之见,宰相虽然对你没有恶意,但是以宰相为中心形成的庞大势力,实际上成为了阻碍朝政的一个重大原因。这些人同气连枝,共同进退,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群人,将来在某些重大事情的决策上,恐怕会有所阻拦。这可是事实呀。如果木仁和,没有宰相的背景,凭借他的做事风格以及能力成为下一任宰相当之无愧。望越王好生思考。”
越王不寿直接回应道:“这个我知道,越王八剑也在提醒我,实际上,宰相背后的这个大势力,也并不是宰相的个人意愿,凭他的能力也无法阻止这样的形成。接下来需要我来亲手将他们连根拔除。还朝政一个清新的空气。”
此时台下群臣议论纷纷,为了平复乱局,太子朱勾上前一步说道:“诸位安静,朝堂之上,不可喧哗。越王,以儿臣成之见,陆离可担此重任,在处理各种政务上,陆离展现出了极其高明的行政手段,用极其简单的方式处理了很多复杂的问题,如同水灾,旱灾,开垦荒田,发展海业等等,陆离所做的努力,天地可见。如此栋梁之才,实属宰相之位的不二人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