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太平将至-《汉道天下》


    第(2/3)页

    他觉得自己脱胎换骨, 如获新生。

    刘备随即请孔融为使者, 带着军功簿奔赴长安。

    在反复考虑之后, 他决定接受天子的建议,移驻青州, 准备对辽东的战事。

    当然,简雍、麋竺留下, 他推荐简雍出任东海相、麋竺出任彭城相。

    除了报功之外,刘备还向天子建议,在彭城、东海推行度田。

    实际上,不度田也不行。他答应将士们的土地必须兑现,否则没人会跟着他征战辽东,说不定还会兵变。

    这一点,就连强烈反对度田的孔融也无法拒绝。他们曾反复争论,最后简雍用一句话说服了孔融。

    有选择的试行度田,总比强行全面铺开好。

    既然是试行, 如果在推行度田时出现了问题,还可以进行调整, 为以后全面铺开积累经验。

    黄巾之乱已经说明,土地兼并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这不是哪一个人可以拦得住的。你不接受天子缓步推进的做法, 就只能等着下一次黄巾之乱。

    孔融是经历过黄巾之乱的人,为此险些死在战场上,刻骨铭心, 不想再经历一次。

    他也清楚,自己在乱世很难有所作为。如果试行度田能带来太平,于公于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最后促使孔融西行的是一个刚刚收到的消息。

    陈宫被委任为九江太守,将在九江试行度田。除了九江、庐江之外,朝廷暂时没有计划在扬州其他郡推行度田。

    天子在山东推行度田的态度很坚决,但也很谨慎。

    ——

    孔融赶到睢阳的时候,曹操刚刚收复睢阳城。

    审配撤军了,移驻定陶。

    审配本来是不肯撤的,即使有袁绍的命令。

    最后迫使他撤军的是从汝南赶来的援军。

    袁术收复庐江,斩杀颜良后,对豫州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没有人再敢明目张胆地支持袁绍, 对抗朝廷。宗承顺利地征集到了足够的粮草, 并征募了一万大军,总兵力达到两万, 赶到睢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