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3:二分时(18)-《CNC苍蓝暮光》


    第(2/3)页

    “我可不敢说。”舒勒让岛田真司先给他递一杯水,做了一上午的实验之后他感到有点渴了,“这么荒唐的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发生的可能性。谁能把这里面的规律研究明白,他就可以在心灵科技下单独开自己的新学科了。”

    即便有舒勒的协助,当前困扰着岛田真司的问题也不会立即消失。不过,岛田真司不至于幻想着自己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把别人或许研究了几十年的问题彻底弄明白,他固然会把自己看作是心灵科技发展历史上的奠基人之一,但全球各地的其他科学家的努力仍是不可忽视的。

    无形中当了甩手掌柜的埃贡·舒勒在把自己的新玩具丢到了东孟加拉之后就不再管它们了,那里有麦克尼尔照料,即便行动并不顺利,巴基斯坦人还有他们背后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也无从了解到那些秘密……不是夏普敦公司的机密,而是舒勒本人的秘密。

    在执行渡河作战任务当天被麦克尼尔护送着过河的秘密武器当中,有些是夏普敦公司的技术人员和孟加拉人合作改装的泰伦矿业公司生产的工程机甲。工程师们相信这些人形机甲能够在最需要它们的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因而谢里夫·罗易把构筑前线阵地的任务交给了驾驶这些缴获来的人形机甲的工程兵们。敌人的反击很快就会到来,而吸取了上次失败教训的罗易决定转攻为守、让敌人一头撞死在自己的铜墙铁壁上。

    多亏了巴基斯坦空军已经黔驴技穷,罗易才能按部就班地实施他的计划。把机甲运过河的麦克尼尔欣然接受了任务,他还特地让同伴们给他留下其中一架机甲,但他只工作了半个小时就突然罢工了。用麦克尼尔的话来说,他小时候的志向可不是当叉车司机。

    “这任务不太适合我,我还是做些简单粗暴的工作吧。”他找到了罗易,称自己要带领侦察部队去试探敌人的实力,“……相信我,这个才是我比较擅长的。”

    几个月之前,麦克尼尔在从达卡接应罗易等人返回印度的过程中被一架造型可疑的武装机甲追击,他后来把那机甲的外观向舒勒描述了一下并向舒勒询问夏普敦公司是否同时在巴基斯坦进行类似的秘密测试。得到了否定的答复后,麦克尼尔仍然没有放松警惕,直到他缴获了泰伦矿业公司自行研发的人形工程机甲后,他才猛然间意识到敌人所研发的机甲外观给了他们一个浑水摸鱼的机会。

    埃贡·舒勒说服夏普敦公司的技术人员按照麦克尼尔的回忆和其他模糊不清的影像资料去复原那不明机甲的外观,以便让他们自己的测试产品看上去尽可能像是敌人的。真正的考验并不在工厂里,而是在机甲从印度运输到东孟加拉的途中。尽管麦克尼尔只打算欺骗对此一无所知的外界,他对意外事故没什么特殊爱好。

    现在,这些在德军的军营里经过了许多测试的机甲终于可以发挥作用了。

    不知为何,他在进入驾驶舱里之后便突然开始胡思乱想。也许他该留在更安全的地方指挥这场战斗或是给谢里夫·罗易提些意见而不是像个头脑简单的打手一样只顾着往敌人的阵地上冲,而且这也不是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和普通士兵一起冲锋陷阵的不妥之处了。

    “好吧,有些人天生就要这样。”他试着说服自己下次一定要肩负起指挥官的职责,“而且孟加拉人并不喜欢让我插手。”

    这款八足机甲的模样看上去仍然有些像蜘蛛,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在交通状况良好的地段飞速前进、在道路崎岖的地方如履平地。虽然麦克尼尔无意去和舒勒解释轮子的缺陷,他深知自己无法说服舒勒更无法说服夏普敦公司,因此他只是决定尽量不在公路上用轮子而已。

    ——事实证明这八足机甲在山林里的表现确实超出他的预料。本来只想用自己的奋进催促着其他驾驶员快些前进的麦克尼尔一不留神跑得太快,以至于他不得不像最熟练的打字员那样疯狂地扭着摇杆并时刻准备再多按下几个按钮。如脱缰的野马一般顺着斜坡狂奔的八足机甲在麦克尼尔眼里立即成了事故的象征,等到回去之后他一定要找个理由说服舒勒把这东西塞回夏普敦公司的仓库里。

    好在他很快掌握住了节奏并让机甲停在了恰当的位置。这里距离达卡很近,驻守在附近的巴基斯坦军队随时可能赶来围攻他们。z集团的目标是在戈莱-马杜马蒂河右岸取得立足点,而敌人势必不会允许孟加拉人如此轻易地跨过防线、威胁到达卡。麦克尼尔已经做好了迎接一场血战的准备,无奈部队的指挥权不在他手里,而谢里夫·罗易对他的建议的态度实属模糊不清。

    还没等他告知其他驾驶员谨慎前进,埋伏在草丛里的巴基斯坦士兵便探出来向着他开火。麦克尼尔迅速地锁定了敌人所在的位置,而后向着敌人送上了一串机枪子弹。确认那位置不再有敌人的子弹飞来后,他稍微放心了一些,又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想找出其他躲藏在这里的敌人。

    “长官,敌人的直升机已经发现我们了。”在麦克尼尔观测到空中明显不属于孟加拉人的直升机的同一时间,另外一名驾驶员也及时地把自己的发现告知了战友们,“不能停在这里,我们要马上行动。”

    “看来我们去做侦察有些太显眼了,没敢在这东西上涂迷彩确实是我的失误。”麦克尼尔叹了一口气,他和其他德军指挥官一样担心巴基斯坦军队抓到德国人支援孟加拉人的证据,“但我们不能留在阵地里充当固定炮台,我的兄弟们。利用我们的优势把他们的行军路线打乱,等到敌人的总攻开始之后再考虑撤退。”

    他又看了一眼机甲当前剩余能量,心想着回去之后得说服舒勒发明出一种新电池才行。在燃油和电池还能负担得起他当前的行动时,他要尽早拿出让人满意的战果。

    “这是无法避免的。”

    麦克尼尔的第一群受害者是有条不紊地沿着公路前进的巴基斯坦士兵,这些乘着装甲车赶赴战场的士兵在发现附近的不明障碍物之后立即将其和友军通报的敌军机甲联系了起来。神经高度紧张的机枪手没等目标出现就向着树丛疯狂开火,结果只是让麦克尼尔早些看到了破绽并避开了火舌而已。

    从来没见识过这种架势的巴基斯坦士兵没有慌乱,他们一面催促司机快些把装甲车开出危险地带,一面又让能接触到武器的战友们集中火力攻击那奇形怪状的目标。不料,附近出现的第2架机甲彻底摧毁了他们的幻想——被机甲发射的机枪子弹击中头部的其中一名巴基斯坦机枪手当即丧命,从后方递补上来的另一名士兵只坚持了几秒也得到了同样的下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