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8A-EP2:三分时(14)-《CNC苍蓝暮光》


    第(3/3)页

    “强攻并不明智,罗易。”麦克尼尔举起望远镜观察了一阵,他并不觉得仅仅几百名游击队员就能突破敌人的封锁。“看得出来,敌人的指挥官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这从障碍物和陷阱的布置上就能看出来。他们大概做好了长期抵抗的准备,因为这些布置同样降低了外部输送运输物资的效率。”

    “如果能拿到更详细的情报就好了。”罗易叹了一口气,“或者说,假如敌人的装备质量更好一些,我们就可以直接用缴获的动力装甲作战。可惜,那些装备几乎就是废铜烂铁。”

    “可以试着拦截敌人的车队,从被俘虏的内部工作人员身上询问些情报。”麦克尼尔发现有车队从工厂中驶出,他不假思索地把这些人看作了最可靠的情报来源,“……这只是个建议,你们可以尝试一下。”

    “……那会让敌人提前察觉到我们的行动。”罗易说出了他们没有拦截出入厂区的车队的真实原因,“到那时他们可能会呼叫增援或加强防御。”

    麦克尼尔挠了挠头,暂时止住了指手画脚的冲动。只要调整方案和做准备工作的速度足够快,敌人就不会有机会应对,但这话当然是没法和孟加拉人说的。因此,他继续保持着沉默,只看孟加拉人的表现。

    按照德国人的教程,围攻据点时应当先从某个方向吸引敌军的火力再伺机从其他方向突破(当然,火力充足的进攻部队完全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在之间的试探中,不幸的孟加拉人没能找出厂区的弱点,因而他们此次的试探性进攻仍然以佯攻为主。前去充当诱饵的游击队员刚露面,就受到了敌军的热情招待——隔着围墙的敌军火力点很快锁定了孟加拉人的位置并集中攻击附近地区。

    见敌人已经有所动作,谢里夫·罗易随即命令手下转移到其他方向去试探防线。他们都不信敌人能把厂区打造成360°无死角的堡垒,这里肯定还有几处或至少一处他们无从了解的缺口。一直在远方观察着敌军动向的麦克尼尔却暗自心惊,他没来由地想起了scrin第一次入侵期间的某些常用防御战术,这种铁桶一般横亘于泰伯利亚裂谷附近的要塞往往是阻碍scrin地面部队前行的最好工具。nod兄弟会在这方面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

    “这防线打造得倒是精妙,看起来不是用来防备敌人的,倒像是用于应对某种随时会从天而降的怪物的。”麦克尼尔笑着对厂区指指点点,“你看,他们还在围墙上安装了喷火器……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每一道防线上都有喷火器。我们的人会在进攻到厂区内之后被一层层围墙上的喷火器烧成七分熟。”

    “装甲猎兵也有使用喷火器在巷战里和敌人【肉搏】的记录。”罗易也记起了在德军基地接受训练时了解到的情报,“有如此狡猾又可靠的盟友,是敌人的幸运,也是我们的不幸。”

    摧毁这些要塞的办法也很多,例如在掌握制空权的前提下从空中或地面进行远程打击或是仅在地面投入足够多的兵力一举消灭要塞内守军,但上述方法对于严重依赖德国人的孟加拉人游击队来说都是天方夜谭。苦思冥想了许久的麦克尼尔需要一个新的突破口,而且是能让他在不直接指挥孟加拉人的情况下就能方便地让友军找出破绽的突破口。

    见鬼,难道不抓几个俘虏就当真没法参透其中的秘密了?他不信有这种事,但同伴的通知却让他必须抓住几乎从眼前溜走的机会。果断地拿起无线电通讯设备的麦克尼尔听到了斯塔弗罗斯的声音,冷静的希腊人对他说,他们刚刚抓获一个疑似从蒙斯克的厂区里逃出来的工人。

    “这是诱饵。”麦克尼尔的第一反应是将其视为敌人的阴谋,“他们把附近保护得很好,此时突然出现在我们眼前的逃亡者只可能是被刻意放出来的。”

    “即便是诱饵,也有其利用价值。”斯塔弗罗斯不慌不忙地建议麦克尼尔将计就计,“我们可以尝试着在不告知其重要情报或干脆只提供假情报的前提下把他送回去……让他当一次双面间谍。”

    麦克尼尔结束了通讯,从藏身处返回,走向面色变得有些难看的罗易。

    “我们刚刚抓到了一个从这里溜走的家伙,也许他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用的情报。”说到这里,麦克尼尔叹了一口气,“另外,我会说服我的上级给你们多提供些火箭筒,免得你们下一次只能在围墙外吃敌人的子弹。”

    tb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