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紫光冲天而起的那一刻,整个贡院都是寂静的。 多数人其实还处在一种完全没能反应过来的茫然状态中,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唯有一种说不出的直觉感应,使人莫名情绪激越。 罗文焕则僵硬地转动着自己的脖颈,顺着紫光升起的方向一点点挪移视线。 他在看、他在看这紫光究竟从何而来。 然后,罗文焕的呼吸就停滞了。 与此同时,他心里又生起了一种“果然如此”的恐慌。 视线尽头,紫光来时的方向,果然便是陈叙面前的答卷! 那张答卷就那般静静地躺在陈叙号舍中间的桌板上。 小小的桌板,光芒万丈的答卷,强烈的反差冲击在人心头。 凭什么? 为何偏偏是他。 究竟是什么样的文章,竟能在写成的那一刻,便使得纸上紫烟升腾? 罗文焕就这般僵滞地坐在自己号舍中,心中万般惊疑,翻来覆去。 直恨自己一双眼睛未能长到陈叙的试卷上去,无法一眼看透他的文章。 罗文焕自己写了治蝗妖三策。 一是派遣大将绞杀妖首; 二是招安部分禽鸟妖兽,利用禽类妖兽本身对蝗虫的天敌特性,联合诛杀所有蝗妖,此为驱虎吞狼之计; 三是联合天下读书人,施法搬运南方云雨至北疆,使北疆大旱缓解。 如此,旱灾既缓,原本紧随旱灾而存在的蝗灾自然便也将随之消解了。 此实乃釜底抽薪之计! 如此接连三道平妖策,层层递进,一层更比一层底蕴深厚。 并且,在写下计策时,罗文焕又并非仅仅只有空想。 他分析了蝗妖首领可能会存在的妖性弱点,写明了应当派遣何种大将前去诛妖。 又设计了搬运南方云雨的阵法,用文字详细推导了阵法特点。 使得这道策论不仅理论可行,甚至还拥有了一定的法术依据。 罗文焕呕心沥血写完之后,原本万分得意。 他想不到会有什么样的平妖策,竟比自己的更高明。 罗文焕想象不到,那自然是因为他的眼界有限。人很难凭空去理解自己从前没有接触过的事物。 陈叙当时写的是: “学生对,盖闻“旱极而蝗”,此天道必然也。 旱魃肆虐,赤地千里,泉脉枯竭,田土龟坼,蝗虫遂乘阳亢之机,孳育无算…… 然所谓‘旱蝗相生’,果真如此?” 他开篇破题,先写了蝗灾的由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