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秦文山把手里的包袱递给他,说:“这是你娘给我写的个人志,让她给我盖个印章,免得以后我跟人炫耀氎花夫人亲手给我写了个人志,旁人骂我吹牛。” 小崽痛快应下,他抱着两卷竹简回主院,屋里亮着油盏。 他推门进去,见他爹在给他娘揉腿。 “爹,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回来。” “噢,娘,秦大当家让你在他的个人志上盖个印章。”小崽说。 “你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个人志,内容要是没问题,你拿印章盖个印。”隋玉说。 小崽解开包袱,他展开竹简坐在油盏下仔细诵读,遇到不认识的字,一侧头就能问。 等隋良吃饱喝足过来了,小崽才检查完竹简上的内容,拿出印章和印泥,他在竹简上印上“氎花夫人”四个字。 竹简用包袱皮缠严实,小崽快步开门跑了。 “姐夫,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隋良站在门外没进来,“我把你老爹老娘接来了,你有没有要谢我的?” 赵西平扬起手,说:“进来,赏你一巴掌。” 隋良不惧,他大步进去,先看他姐一眼,又挑衅地看向他姐夫。 隋玉含笑看着,她和稀泥道:“食铺的生意如何?” “一般般,买下铺子又重新修整,一共用了八千七百多钱。今年一冬做饭食生意,再加上兜卖粮草,一个半月赚了九百多钱。大概是因为敦煌有棉花,进关的商队多数留在敦煌了,没再往东走,只有从关内过来的商队路过武威郡,生意不算红火。”隋良说。 “开春了,生意会好一些。”隋玉说,“今年敦煌住的客商可多了,我们的客舍住满了,民巷那边也住满了,甚至还有一部分没地方住,又不愿意走,官府就把他们安排到妓营里住去了。” “明年还会更热闹。”隋良有预感,“姐夫,你明年开春了是不是要离家去酒泉和张掖安排种棉花的事?” 赵西平点头,“我已经上书朝廷了,看朝廷是打算如何安排。你姐手上有近三万斤的棉籽,大概能种七八千亩棉花,敦煌的地和人力都不够,肯定要往东三郡延伸,我肯定要过去。” “那我明年留家里,我姐开春就要生了。”隋良不放心。 “你姐生的时候我肯定在家,我已经有安排。”赵西平说,“酒泉和张掖的农监近几天应该会过来,我把种棉花前的安排先吩咐下去,他们开春先准备。等你姐出月子了,棉花苗差不多能移栽了,到时候我再离家。” “这还差不多。”隋良还算满意,“我瞌睡了,先回屋睡觉,晚饭就不吃了。” 等隋良走了,赵西平“呵”一声,“臭小子,还考验我来了。” 隋玉满脸嘚瑟,“这可是我的娘家人。” 小崽蹬蹬蹬跑进来,隔壁吆喝一声,脚步声拐道进了隔壁的屋。 “你也去看看你老爹老娘。”隋玉蹬他一下,“让你爹娘看看你这个宝贝疙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