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孰轻孰重-《一世诺》


    第(2/3)页

    瞿涯大是意外,道:“你是说,来人是建康宁家?”

    徐攸南点头,道:“若我没有猜错,谷口的那个是宁玉的老七宁筠风。这位公子爷生来一副好皮相,美姿容,好清谈,是建康城中一等一的俊雅人物,颇有才名。

    架子也大。

    昔年宁家如日中天时,这位宁七爷若是起了兴致,想造访哪家官宦府邸,那必是载酒载瓜,带上一大群歌舞姬跟仆从,车马隆隆出行。三里外停辇,听曲吃酒,等着主家前去相迎。

    来得稍慢些,轻遭训斥羞辱,重则遭记恨,仕途不顺。弄得建康城里的一众大小官僚日日提心吊胆,成日地派人在自家府邸外转悠,生怕怠慢了这位爷。

    久而久之,建康的上流圈里便私下送了他一个外号,叫做‘顾三里’。

    如今宁家在方容两家的打压之下,势头大不如前,这位宁七郎想必也审时度势,派头减了不少,改名叫‘顾半里’了。”

    徐攸南掌管着情报宫的五门三十六扇,“随风潜入夜”无孔不入,渗透江湖和朝野。天下之事他不说全知道,起码也知道一半。

    既然徐攸南言之笃定,那必是错不了了。

    建康四大姓,方容苏宁,除了苏氏书香门第,朝中无势,剩下三家都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高厚门庭。

    代表这方容集团的容翊与宁氏家主宁玉各自为左右丞,两人政见不和,各自为党,相互倾轧多年,在朝在野都已然不是什么秘密了。

    此时容翊刚刚着手打击明宫,宁家便来人,此举大有深意。

    瞿涯沉吟道:“宁家这时候来人,莫非是想交好结盟?”

    徐攸南笑道:“我猜是来献殷勤的。宁氏江河日下,不复从前之盛,为获取助力打击方容两家,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岐山派那么不入流的一个小帮派,不也被宁玉当宝一样地供着吗?”

    岐山派是一个刚兴起不久的门派,弟子皆年轻,有胆气,有冲劲,是以不怕得罪声势赫的方容两家,一心想跟随宁玉干出一番大事业。

    派中高手不少,在江湖上也颇有名气,但比起实力雄厚的明宫,还是差了不少。

    连岐山派弟子都在宁府被奉为上宾,宁玉又岂会怠慢了明宫这么一个强大的助力。容翊尚在周围陈兵,他却派了自己的小儿子亲自前来,足见诚意。

    瞿涯沉吟道:“那倒是值得去会一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