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猎人王-《我的聊斋画本》


    第(2/3)页

    老猎户十分感动,收他为义子,村里人还凑钱请镇上的读书人给青年取个名字,那半吊子书生以吉祥的名义写下两个“吉”,这就是第一代的“赵喆”。

    后来老猎户去世,赵喆娶了他的女儿,继承了猎弓与铁夹子。之后入山狩猎更是青出于蓝更胜于蓝,每次从不空手而归,而且与他人只抓到野鸡、山兔、麋鹿不同,赵喆每次都能猎到凶猛的野兽,声名越传越远。

    这样过了多年,赵喆一直并无子嗣,成为外人看来的缺憾。在妻子某夜突然暴病身亡后,已经被奉为猎人王的赵喆突然公开宣布,他的寿命已经差不多走到了尽头,想要收个义子,将自己的本领和神力通过祖传秘术传承下去。

    很多年轻人闻名来到小村,最后赵喆选中一个面貌体态与自己相似的青年,在父老的见证下收为义子,带进了山里。

    一年后,一个与当年赵喆有几分神似的青年,背上扛着死去的猛虎,从山里走了出来。

    在村里老人的辨认下,这正是赵喆去年收下的义子。

    据他所言,赵喆去年带着他入山,走到很深处的地方,挑选了一座十分陡峭的山峰,当作历代猎人王的墓地,之后用秘法传给他神力与经验后,便去世了。

    至于肩上的猛虎,则是赵喆的考验,能从天元山深处走出来,并猎取一只猛兽的人,才不会让猎人王的名头蒙羞。

    人们都有些将信将疑,但几经狩猎,这青年实力相比当年的赵喆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大家也就默认下他新一代猎人王的名号。

    因为村里人几十年养成的习惯,经常把相貌有几分类似的青年唤作赵喆,之后,青年干脆抛弃了原来数字的名字,就以赵喆的名字存于世,这也就是第二代“赵喆”。

    第二代赵喆一生未娶,到了六十岁的时候,也公开招收义子,带其入山,就这样“猎人王——赵喆”这个名号代代相传,直到今日。

    这些赵喆相貌都有些相似之处,却又不尽相同,但习惯十分类似,隐隐中总好像代代如同一人。特别是痛恨山里野兽这点,每代赵喆都以虐杀野兽为趣,其中又以熊为首。

    二百年前,村里人渐渐产生了不好的猜测,有些质疑与害怕显得诡异的赵喆,再也没有孩子肯去他家当义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