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凌罗坐在警车里,降下车窗,微风扑面。 纳兰开的并不快。 车窗外,街道旁,人流涌动,车来车往,明媚的阳光,伴随着无处不在,勃勃生机的绿色。 京都紫禁这十年里,变化真大啊。 这种绿化,绿树成荫也不过如此了,新整合的街道,绿化道和人行道等等,条理分明,层次清晰,便是处女座也挑不出毛病。 而这在十年前,真是不敢想象的情景。 欣赏着熟悉又陌生的风景,凌罗心情终于沉寂了一点。 一旁,纳兰有一搭无一搭的和他聊着,平复他的心情。 其实,警部大楼与京都大学很近,是纳兰故意绕远了。 并且是专挑人流多,车流多的商城主路走。 这便是心理学,准确的说,是心理学一类分支,证人心理学。 纳兰虽然小魔女习性,但那是平日里,而在做警察的觉悟上,她并不见得比中年组长差多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任务。 证人心理学中,有很清晰的描述。 目击证人,也即是目击了某些案发现场,案发过程亦或案发情景等等的平常百姓。 正因为是平常百姓,平日里是不会过多接触死亡,乃至这种非正常死亡的情况。 继而目击证人在看到某些虐杀,残杀,或非正常凶残死亡后,部分会产生非常严重,影响精神状态的不适反应。 程度因人而异。 轻度者,头晕恶心,呼吸困难就结束了。 重度者,精神失常,精神污染的也不是没有。 而想解决这类心理,就要先知晓这类人的此刻的内心。 不过早有总结,有两项要特别注意。 第一点,证人此时并不想与人接触,但却希望看到更多的人流来充实自己。 很矛盾,但说白了很简单。 证人刚刚目击了虐杀等等,因而心理极度恐惧,恐惧乃至厌恶着与人接触,但却希望‘看’到更多的人气,来填补心中那股恐死感,也即是死气。 第二点,那就是证人想要逃避。 平常百姓,或者说平常人类,在遇到未知,或不可控的恐怖场景等,甚至触及内心极限时,就会恐惧。 而逃跑,是所有生物面对恐惧的本能。 人类也不会例外。 而这两种心理,其实是可以靠外力慢慢平复的。 一辆车就可以完美解决。 对应第一点,人身处车中,半封闭的车内空间,就好似证人那半封闭的内心,不会直接与人接触。 但证人却可以透过车窗,看到车外那潮汐般的人流,洗刷心中那突来的死气,重现生机。 对应第二点,那就是车会移动。 而移动,有时就是逃避的表象。 人的大脑是很好欺骗的,而移动的车,正充当了这种欺骗。 事实上,凌罗并没有逃避的了什么,但这随车移动的感觉,却实实在在的让他心安。 生理上的感官,欺骗了内心的认知。 非常浅显的心理欺骗手段。 现代大潮的青年男女们失恋后,喜欢打个的满世界乱跑,就是这种原因。 这是下意识的逃避,一种我自治愈的手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