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章 政治意义-《抗战之重整河山》
第(3/3)页
他回国之后势必会让南波澜全面投向中夏,以争取与北方波澜有着同等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中夏已经占领了维也纳,下一步便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
科莫罗夫斯基倒向中夏之后,整个中欧地区都将被中夏人控制。
这基本成了事实,联盟无力阻止和干涉!
我们必须占领柏林,不只是为了政治意义,更是为了以后能够控制整个德国东部和波罗的海。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这是国家战略的需求!”
巨头会议决定将波澜一分为二,将北方经济发达地区交给苏维埃统治的时候,布尔什维克方面的许多人都认为他们占了便宜。
可是当战争推进到最后一个阶段时,前线的将领们才赫然发现,巨头会议协定成了百万红军身上的枷锁,让他们无法深入中欧。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中夏在中欧攻城掠地,最后控制多个中小国家。
但是想反悔已经来不及了,如果在这个时候打破巨头会议协定,苏维埃将被另外三方所孤立,国际形势瞬间变得冰寒。
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离开之后,朱可夫元帅和罗科索夫斯基元帅开始了新的战役部署。
在第一次联大会议召开的时候,必须有红军越过边境线进入第三帝国本土。
。。。
如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所担心的那样,家乡军总司令科莫罗夫斯基返回波澜之后决定全面投向中夏。
他从中夏带来了很多新鲜的玩意,其中就包括有着东方特色的电影以及原爆的影像。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所有家乡军的将领都观看了影像,同时也听科莫罗夫斯基讲述在东方地区的见闻。
听完总司令的讲述之后,将领们开始意识到他们与世界强国之间的巨大差距。
绝大多数人都同意卧薪尝胆,发展军备和经济,等到实力强大之后再统一全国。
在科莫罗夫斯基将军的带领下,家乡军一扫前几个月的颓败,每个人都打起了精神,整顿军队、整顿民生。
同时派出代表团前往维也纳与中夏西征军的将领会晤,希望能够得到相关的军备和经济援助。
南波澜在国际交流中也完全倒向了中夏和西方,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抗击布尔什维克的最前线的勇士,用这个形象换取西方的同情和支持。
毕竟西方对布尔什维克的恐怖简直深入骨髓,有南波澜挡在前面,布尔什维克少了向南方扩张的机会,给点支援也是应该的。
从决定放下脸面、放下尊严的那一刻起,南波澜的形势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夏和西方各国自然乐于见到这样的变化,政治力量、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开始进入南波澜。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77/77795/31899760.html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