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6章 谈判开启-《抗战之重整河山》


    第(2/3)页

    盟军和华夏之间的矛盾逐渐摆到台面上。

    但这些矛盾还不足以动摇他们同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关系。

    日本方向的战斗还没有完全结束,并且穷途末路的日本军人反抗十分激烈,给予盟军重创。

    欧洲还有一个强大的德意志第三帝国。

    这个世界仍然需要华夏,美利坚不可能把这么一个强大的国家推向敌人一方。

    对日**中已经十分明确了,那就是不允许任何一个国家单独与日本媾和。

    美利坚想要打破**,那就必须做好承受打破代价的准备。

    裕仁天皇认为,美国总统此刻也是举棋不定,正与白宫战略分析人员商讨。

    这个过程恐怕要持续几个月的时间。

    尽管忧心忡忡,但他也只能耐着性子等下去。

    当前最重要的是继续强化冲绳方向的战斗,让盟军不能在短时间内轻易地拿下冲绳群岛。

    这样一来,白宫才会真正地认识到大日本帝国居然仍然有昂扬的战斗意志。

    放弃登陆帝国本土,提前进入谈判阶段。

    所有的压力都转移到了美利坚一边,如果一切顺利的话,美利坚会帮大和民族挡住想要血债血偿的华夏军队。

    …………

    8月8日。

    史迪威将军口中的同盟国谈判代表团正式进入北平!

    谈判代表团的任务是与华夏商讨战后的西太平洋地区形势。

    代表团成员主要来自三方,分别是美利坚、大英帝国以及荷兰。

    尤其是荷兰和大英帝国,他们在东南亚的大片殖民地都落入了华夏人手里。

    他们没有充足的能力用军事手段重新将殖民地夺回来,只能将希望放在谈判桌上,用言语和道义来获取成功。

    8月8日上午,双方正式举行了第一轮的谈判。

    江东没有亲自到场,华夏方面的全权负责人为吕卓然。

    会议开始之后,美国的布朗议员率先笑眯眯地回顾了过去这两年盟军与华夏亲密协作,取得了东方战场上一个又一个的巨大胜利。

    把狂妄自大的日本人赶回了他们的小岛上,解放了大片土地。

    布朗议员说道:

    “东方战场的进度明显要比欧洲战场快很多,盟军的损失也相对较小。”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我们各国通力协作、精诚团结!”

    “在日本侵略华夏最开始的几年,那时候江总司令还没有领导华夏军民抗击日本人,华夏形势岌岌可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