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转角遇到爱(五千)-《抗战之重整河山》


    第(2/3)页

    一开始时电话还能打得通,随着炮火延伸,雪花山渐渐和师团部失去了联系。

    每颗50公斤的炮弹落下,阵地都会跟着颤抖。

    管谷联队的覆灭让渡部联队的小鬼子们看清楚了江东部队真实的战斗力,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狂的没边,开始有些底气不足了。

    尤其是在猛烈的炮火打击下,一些日军士兵第一次想到了“玉碎”这个词。

    炮击还没有停止,徐子和就派了一个营的战士向山头摸去。

    随着参战次数的增加,部队的步炮协同逐渐变得完美,步兵战士无条件信任炮兵弟兄。

    一个营的战士爬到了雪花山上,距离鬼子阵地大约还有400米。

    与预先约定的一样,营长向山下打信号。

    伍国华的重炮营停下了炮击,但山上的战士并没有立刻发起冲锋。

    炮击一停,山上的小鬼子纷纷从掩体中钻出来,扛着轻重机枪和掷弹筒飞快进入阵地。

    九团一营营长躲在山石后看着小鬼子的动作,等到几百人全都在阵地上趴好后,他又上山下打了一个信号,停歇了两三分钟的榴弹炮再次轰鸣。

    不用试射,直接就是八发齐射,鬼子阵地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中。

    小鬼子没想到中国人竟然会来这一招,人员和装备损失惨重。

    中佐急忙命令士兵们撤下阵地,再次躲回掩体里。

    他大致数了一下,一轮炮击就造成了近百人伤亡,可谓伤亡惨重。

    “八嘎呀路!”

    中佐踹着石壁怒骂。

    如此卑鄙下流的招数本来是皇军用来对付中国人的,现在对方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佐肺都快气炸了。

    徐子和在军官培训班的时候听教官讲过小鬼子的这种战术,他今天灵机一动反过来用在小鬼子身上,效果很不错。

    ……

    炮火渐渐向纵深延伸,且越来越稀疏。

    一营的战士用最快的速度向日军的前沿阵地逼近。

    在炮火覆盖的时候阵地上一般都设置有观察哨,主要就是为了防止敌人在炮击的时候偷袭。

    雪花山上的日军阵地本来也是有观察哨的,但是在第一次炮击中被炸死了两个,剩下两个在第2轮炮击来袭的时候也跟着大部队撤到了后方。

    观察哨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岗位,死亡率超过了50%。

    一般一个士兵只要顶住一轮炮击不死,一般下次就不会再轮到他担任观察哨了。

    这也是两个观察哨毫不犹豫跟着大部队撤进掩体的原因,在他们看来,属于他们的那份工作早已经完成。

    可是炮击来的太突然,鬼子指挥官根本没想起还要重新布置观察哨。

    因此鬼子士兵根本不知道一营在快速接近。

    最后200米的时候,为了避免误伤,山下的炮火完全停了。

    战士们用最快的速度冲向日军阵地,山路陡峭,很多人手脚并用。

    第二次炮击停止了一瞬间,掩体里的小鬼子你看我、我看你,犹豫着要不要冲出阵地。

    中国人会不会故伎重施?

    日:军中佐也犹豫了,这一耽搁就过去了两分钟。

    一营长带着战士们冲进了小鬼子的战壕,几百人一下子愣住了,战壕里空空荡荡的,除了倒地的尸体外一个人都看不到。

    虽然他们来的很快,但是小鬼子不可能一点准备都没有吧。

    这次与他们作战的可是第114师团的士兵,是最疯狂、最暴力、最禽兽不如的鬼子部队。

    就这???

    几个念头飞快的在一营长的脑海里飘过,他在5秒钟内就做好了决定,

    “机枪在前,所有人上刺刀,沿战壕两翼搜索!”

    战士们颇觉奇怪,小鬼子跑哪去了,一种诡异的氛围笼罩在雪花山上。

    200米的距离,因为是山路,战士们全力冲击用了一分钟。

    跳入战壕后又犹豫了10秒钟,等开始向两翼搜索的时候,炮击停止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分半。

    日军中佐在两分钟后才命令部队进入阵地。

    这个时候一营的战士们已经离开了第1条战壕,沿着交通壕向防炮洞等掩体靠近。

    敌我双方在交通壕的尽头相撞。

    弯着腰、闷头狂奔的鬼子士兵拐个弯就撞到了一营战士的怀里。

    双方都吓了一大跳,尤其是鬼子士兵,好像是见了鬼一样。

    转角遇到爱?不不不……

    一营的战士一直属于高度的戒备状态,他们率先反应了过来。

    “哒哒哒……”

    机枪抵在鬼子士兵的门牙前开火,两颗子弹就把最先冲出来的一个鬼子士兵脑袋打的稀烂,红的白的溅洒了一地。

    后面跟上来的四五个小鬼子刚抬起枪就被密集的带鱼送回了老家。

    狭窄的战壕里挤满了鬼子士兵,几乎不用瞄准,扣动扳机搂火就行,弹无虚发。

    突如其来的打击把小鬼子搞懵了,前面的再往后退,后面的再往前挤,乱做一团。

    “手榴弹……手榴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