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百户走了,萧至才道,“这次山东江苏赈灾,层层盘剥是免不了的,但只要做的不太过分,不影响赈灾进程,不让更多的人饿死,陛下尽可满足他们,待到秋后算账。” “当然了,如果有不长眼的,陛下也该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胡公公问,“萧大人,你呢?” “我自然是听旨去戍边,只不过,山东江苏会多出一伙响马土匪,他们无恶不作,专抢世家望族,专杀贪官污吏。唉,我真为这些人表示担忧啊。” 胡公公想了想,然后笑了。 这的确是萧至的风格,直来直去。 把事问明白,胡公公拿出一块令牌。 “这是陛下御赐,可令天下驿站四百里加急,你在外,可随时向陛下进奏。” 萧至双手接过,在衣服上蹭了蹭。虽然只能用驿站,可这是个好东西啊。 胡公公起身,“皇上可是让你即刻动身,具体什么时候走,可别让皇上难做。” 萧至听旨戍边,如果迟迟不动身,自然会有人弹劾,到那时,皇帝真不好装聋作哑,毕竟明面上萧至是冒犯了长平公主而惹得皇帝大怒。 胡公公走了,拿上萧至给准备的茶叶,还有厚厚一摞银票。 别看胡公公与萧至相熟,说话也热络,可萧至太知道了,在钱面前,其他的什么都是屁。 这个皇帝身边的近侍,一个没根的人,除了钱他没什么可以倚靠的,靠皇帝?没准以后杀他的就是皇帝。 这世上,最无情的就是帝王。 胡宝贪财,他拿了自己的好处,会为自己着想。 接下来的时间,萧至也就开始忙了。 把皇城司的百户校尉都打发了出去,西市买骏马,东市购长鞭……总之一个字,为远行做准备。 一箱箱的东西搬进了皇城司。 而萧至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里,忙了整整一天。 萧至自制了碳棒,虽然黑黢黢抹的到处都是,用起来却比毛笔顺手多了。 萧至叫来木维虎,“接下来你要随我离京,京城的事就要交给信得过的人,最好选年龄大一些的。” 年龄大一些的做事相对稳重,而且在外奔波,身体毕竟不如年轻人。 “去给我准备一捆藤条,简单处理一下,别扎的人疼。” “现在就安排一小队人马,去泰山附近找个僻静的地方建作坊。材料多准备些,粮草也不能少,日后补给问题不能马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