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一定的热度,但又不必受到前面那些大片的冲击而成为炮灰。 虽说汪劲松比较看好剧本,可这电影终究是小成本电影,体量摆在那了。 在大档期是没什么竞争力的。 “2月底还不错,劳动节也可以。” 汪劲松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这年头五一劳动节还是七天假期,也算是一个小档期。 因为只有七天,一些大片强片往往也不会在这个时间上。 《127小时》这样的小成本精品正合适。 不过汪劲松不知道的是,周青选择2月底,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考虑在里面。 柏林电影节! 没错,周青已经盯上了欧洲三大中的柏林电影节。 人家每年就是那个时候开幕的,如果《127小时》真拿了奖,自然是趁热打铁上映比较好。 劳动节其实周青也考虑过,不过两三个月下去,热度早就没了。 “行了,还有什么事吗?” 双方又扯了一会,汪劲松就给周青销了假,然后开始赶人了。 周青本来还打算和汪劲松聊聊送审以及进院线的相关事宜呢,不过一番犹豫后还是闭上了嘴巴。 不是周青放弃了,而是他想了想这并不是最好的时机。 毕竟那些事情不像在学校做后期那么简单,向领导申请一下就可以了。 那可是实实在在需要学校出力的。 单凭周青北电学生的身份,是不足以让北电如此重视的。 事实上学校对自己的支持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周青再开口的确有点不知进退。 不过等到电影成片出来,让学校看到这电影有冲奖之姿,那自然完全不同。 自己学校的学生拍出了一个冲击欧洲三大的电影,对北电也是一个巨大的荣誉。 到时候怕是不用自己开口,北电也会不遗余力地帮忙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电影真能如同周青预想的那般,在柏林电影节有所斩获吗? 周青觉得还是很有希望的。 首先自然就是他的导演水平,近乎满级的实力那是说着玩的? 再就是剧本也的确牛比。 黄博的演技虽然没达到影帝时期那么成熟,那么收放自如,可在自己的调教下也很亮眼。 最后展现出来的水平,也是影帝级的。 这种种因素综合起来,《127小时》的质量其实比原版还要好一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