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它最大射程12850米,既能发射迫击炮弹,又能发射榴弹,火力猛,机动力强,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而作为基层战斗单位是根本没有办法发挥出它的真正威力的。” “所以,你举的这个例子,并不太合适。” 冯赫说的很委婉,在场的人都能听的出来。 正如王东来所说,在场的人要么是职业军人,要么就是军工科研工作人员。 如何能不懂得这些武器数据,明白这里面的奥妙。 但是,王东来的神情也没有多大的变化。 “我知道冯教授的意思,96式自行迫榴炮的射程太高,对于一个班来说,根本就是浪费,因为一个班或者一个连,很难知道几公里,或者是十公里外的信息。” “毕竟,一个班或者是一个连的兵力就那么多,总不能分成两部分。” “从这一点来看,将这款火炮下放给班级或者连级单位确实是有些浪费。” 在王东来说到这里的时候,周峰的神情已经微微有些变化了,眼里出现一丝亮光。 “但是,有了无人机之后,这个情况就不一样了。” “通过无人机,十公里外的目标信息,瞬间可知,那么使用96自行迫榴炮的难题就没有了。” “再比如说是标枪导弹。” “它的优点和缺点,我就不再赘述了。” “有了无人机提供的视野,它可以攻击的范围瞬间提升了数倍,可以完美地达到自身的射程限制。” “陆军一直以来的最大问题,就是视野。” “将视线放到营级以下,视野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明明手里的武器射程可以达到几公里,十几公里,但是自身的视野只能看到一两公里,甚至是眼前的一两百米。” “这也就导致了,在大部分的时候,陆军实际火力射程只比最前线的步兵远了几公里而已。” “当然了,这一点我只是猜测而已,不过我认为我的猜测应该是没有多大的问题。” “无人机的出现,尤其是廉价的无人机,最大的作用,就是弥补了视野这个难题。” “它可以一口气将原有军事单位的作战任务和作战范围一口气从几百米,推到十公里外。” “除此之外,一款续航几十公里,搭配了红外视野,可携带五公斤高爆炸弹的无人机,其生产成本很低,以国内的生产水平,大规模生产下,可以压到两千元左右。” “那么,一款成本两千元左右的无人机携带着一枚或者是数枚高爆炸弹,前往战场,续航飞行几十公里,通过红外摄像,查找对方装甲以及坦克等高价值目标,进行投弹,其效果如何?” 周峰眼里的光更加明亮起来,但是并没有说话。 冯赫则是想了一下,出声说道:“王院士,你忽略了电磁干扰,我们派出了无人机,那么对方也可以使用电磁干扰,或者是利用防空系统将无人机打下来。” 听到冯赫教授的这句话,不止是王东来,就连一旁的其他人也都笑了出来。 “冯教授,你说的对,但是却忽视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此类无人机的应用范围。” “以目前的技术来说,高倍相机技术,就能通过变焦再加上无人机的高度,看到方圆几公里的情况,而无人机也可以和地面进行定向通信,几乎没有办法被干扰。” “另外,防空系统的打击,那更是不可能了,首先要精确打击的话,就需要发现我们的无人机,而我们此类侦查无人机都是小型化设计,再加上一定的隐身设计,只需要做好悬停技术,那么就能避免对方雷达的寻找。” 王东来说的这些并不是胡乱说的,他是见过大毛和二毛打架的场景。 他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清楚无人机在战场应用的人了。 堂堂陆战之王,几千万的造价,结果就被小小无人机携带的几枚手榴弹直接干趴窝了。 面对这样的攻击方式,陆战之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是在头顶上举起一个大网拦截。 要不是有大量的战场视频流传出来,恐怕谁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在场的人,虽然没有见到过这样的场景。 但是,在王东来讲完了之后,心里也不由地提升了对无人机的重视。 至于周峰,此时也在心里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